钛不仅率行业之先,引领了一场“人人都能写电影”的大潮流(还可上微信“人人都能写电影”看看),还将深度参与更多电影互联网化的尝试。 7月开始,人Sam Voutas(司马优)几乎跑遍了郊区,为自己即将开拍的电影《King of Peking》寻找拍摄地。 这十几年,司马优一直在做一件事:用镜头讲述中国人的故事。《King of Peking》是他的第四次尝试。钛影视作为《King of Peking》的首席合作新平台,也将与Sam和他的团队一起展开这次电影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模式不一样,《King of Peking》是一部完全互联网化的电影,其拍摄资金完全依靠网络众筹取得,而其运营与发行也将通过互联网方式展开,钛即是其整个流程运作中的首席合作新平台: “这样的经验,也是我以前所没有的,这样我不会受到投资方的干扰”这是电影《King of Peking》导演和制片人的一致认识。 众筹目前已经完成,拍摄地也很快将要敲定,但电影的4个主角和15个配角还未确定!如果你热爱电影和表演,如果你对自己有信心,出现在电影里的人,可能就是你! 在司马优的镜头里,有市井小民和人情世故,也有一天天不断变化的。“的变化太快,这是我在其他国家的城市很难感受到的,比如如果我几年时间没回,等我再回来,我的邻居,就已经成了大老板了,或者,楼下的餐馆,已经没有了,这很有戏剧性”。这次,司马优决定拍《King of Peking》,还原他记忆中的那个“小”。 司马优第一次到中国时7岁。“那是1986年,我走在街头,顶着一头金黄的头发,街上的人都对我很好奇,经常会有人来摸摸我的脑袋,看我和他们是不是一样的,我当时觉得他们很奇怪。”这是司马优童年记忆里,关于的开始。 司马优的母亲是大的一名外交人员,1972年中澳建交,她便来到工作。1986年第一次到中国,司马优一住就是3年。这期间,父母带着他去过四川、陕西、新疆、上海、山东等很多地方。 “在,我学了功夫,经常去日坛公园玩”,司马优说,自己童年最喜欢玩的游戏是假扮007,“父母很喜欢电影,所以从小就受到影响,也喜欢电影”。父母常常会带着司马优去的电影院看电影,由于条件有限,电影院几乎不放外国片,对于一个外国孩子来说,当时的中国电影又过于严肃。 “那时的电影院很吵,人们喜欢边看边议论剧情,还磕着瓜子儿”,司马优记得,电影院的椅子都是很粗的木头做成,他坐在,脚几乎不能着地,这样的场景,烙印在司马优记忆深处,直到有一天,他决定拍《King of Peking》,还原他记忆中的那个看电影的场景。 90年代,司马优回学习中文。“当时成龙和周润发的片子很流行,我看了很多,我也很喜欢吴宇森和周星驰,但当时中国的电影还是太少了”,司马优为了看到好莱坞的片子,让远在的朋友,用VHS带把电视里播放的影片录下来寄到。当时,司马优最兴奋的,就是唯一一次去的机会,因为在能看到好莱坞电影,每次他会把所有在的时间都用来看好莱坞电影。 司马优第一次拍中国人的故事,是一部纪录片,那是他从大学电影专业毕业后完成。1990年代末,开始取消面的,他觉得这是一件值得记录的事情,于是专门来到,将镜头对准了几个面的司机,记录下他们的生活变化。片子时长1个小时,做完后,被一家买走。 2004年,司马优搬到,他和妻子拍了第二部关于中国人的纪录片《上海新娘》。片子记录了一对上海新人在婚礼前后,新人双方家庭的矛盾和故事。这部纪录片,曾在10多个国家的。 “纪录片的缺点就是你没法控制故事”,司马优一直对电影念念不忘。他开始尝试在中国演戏,并先后出演了《南京!南京!》、《气喘吁吁》等片,在即将上映的《杨贵妃》中,他还饰演了一名罗马使者,“拍了2个礼拜,感觉很好,我可以靠演戏的收入来支持自己做自己真正想做的电影”。 司马优第三次拍中国人的故事,是电影《红灯梦》,这是发生在当下,小胡同里的故事:一家性用品商店在胡同里掀起的波澜。“第一次拍,钱都是自己投的”。司马优带着影片,去国外参加了一些电影节,影片后来在公映,并被土豆网买下。 影片取得了一些成功后,很多喜欢这部片子的朋友,让对司马优开始思索电影新的运作方式。“如果找投资,投资方的会比较多,我就想,已经有一些支持我的朋友,如果我做众筹,拿到钱继续做电影,那我会做得更纯粹,这样会更保持我的风格”。 经过众筹成功,司马优的想法更加“任性”。这一次,他要拍的《King of Peking》是以1990年代的为背景:一个电影放映员制作贩卖盗版VCD,面对儿子的离去时,最后在父子亲情和利益之间做出抉择。 目前,影片筹备已经进入选演员的阶段,片中4个主角,15个配角,都在等待适合的人出现。钛你来多参与! 4个主角 老王:三十五岁左右,主角。 老王这土生土长的老可算得上是一位十分接地气的父亲,对儿子的爱那是胜过一切。为了保住儿子的抚养权更是不惜一切代价。只可惜他有心无脑,是好事也是坏事。他天生是一把鼓捣机械的好手,后来沦为一动电影放映员。倒不是说他对电影有多热爱,说到底不过是生计所迫。在金融危机弥漫的90年代,老王固执己见不守规矩的性格让他在传统职业道上多有坎坷,生活也总是捉襟见肘。多年在上的电影放映经历让他渐渐享受惯了的生活,也无形中把自己培养成了电影达人,通晓各导演、电影原声和背景故事。但他眼里只有一个简单而强烈的目标:留住儿子。 小王:八岁,主角。 老王的儿子小王可不是咱平时总在电影里见的那种萌你一脸血的小孩。他可是意志力强、坚定自信和勤劳努力的代言人。小小年纪便习惯了人生多有不易,凡事还靠自己。帮老爸干活的一个个暑假让小王比学校里的同龄孩子都早熟。也把老王的许多行事风格学的有模有样,可学的都还是他妈妈不喜欢的。看似心里老成,小王终究是个孩子,喜欢做做白日梦,想象力也格外丰富。虽然能感觉到老爸并不喜欢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但还是固执地想要追梦。 雷琳:三十出头,配角。 当年二十出头的雷琳才嫁给老王没多久就怀上了小王。日子一长,年龄一大,也让她变的越来越实际,开始后悔自己最初的决定。而老王的缺点,不管是性格上的还是收入上的,也就变的越来越刺眼。几年前,她提出了离婚,并同意儿子跟老王,这样自己也好一心扑在事业上。她当然轻轻松松就拥有了更好的生活条件。但她对老王能否做一名合格父亲根本就持怀疑态度,之前的决定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把儿子赢回来。因为她知道怎么做家长,儿子也只有跟她才有更好的出。所以她的目标就是夺回儿子。 刘峰:四十五岁,主要配角。 几年前,刘峰为了生计开始修自行车。现在他给自己当老板,经营着一间小修车铺。业余时间就追求一下兴趣爱好,在修车铺后面画个画儿。他从不敢声称画家,总觉得那是打肿脸充胖子。但也不是很在意别人对他作品的指手划脚。因为人本就是固执的,自学成才的感觉,闲时还读个二手书,是老王的好友兼军师。其实刘峰还是挺聪明的,不过不喜欢显摆,倒是心直口快,有一说一,从不绕弯弯。他是在帮助老王,不捣乱。 15个配角 老李,60~70岁,农民,热心肠,没怎么出过门,对大城市的生活所知不多,他负责组织村民看电影。 刺猬头少年,14~20岁,很赶时髦,愿意花20块“天价”烫头的人。喜欢显摆,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了如指掌,但其实这个世界并不是他所了解的那样的。 老师(男或女),50岁左右,表面特别严厉,外刚内柔。 银行职员3名,20~30岁左右,上班比较闲,永远都在着别人的家长里短。 售票亭女收银员,18~27岁,对她来说,生活很无聊,除了关心什么时候下班,其他什么都不关心。 煎饼摊女摊主,18~60岁,很勤快、很、很乐于助人,善良但很精明。 少年2名,14~19岁,不爱社交的少年,喜欢电影和电脑游戏,经常从电影院后门偷偷溜进去看电影。 收废品的女人,35~60岁,很彪悍,面对任何冲突,高超的战斗力总能让她和和她一伙的人立于不败之地。 电影院放映员吴凡,20出头或年过花甲,寡言少语,性格怪异,不合群,工作做得马马虎虎,看上去不太聪明,其实心里什么都明白。 图片技师,18~27岁,爱摆弄电脑的人。 律师,30~50岁,要价不高,很平庸。 懒鬼,20~50岁,无心工作,只喜欢。他是个自负的大嘴巴,该说不该说的都到处说,他与大家表面相安无事,其实没有一个人喜欢他。 影片拍摄日期在8月15日~9月10日,如果有兴趣参加,请将简历发到,并注明应聘角色,将有人电话通知你具体面试时间。还等什么,如果你热爱表演,就快行动吧! 更多及时信息,欢迎订阅钛“人人都能写电影”微信帐号: 您在使用钛或移动客户端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邮箱: 电话:+86-10-59231559 转 221 您还可以点击这里,反馈问题或提出。 为您造成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