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品是为谁生产的?只为受众;新闻报道“接地气”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受众喜欢。新闻报道要“接地气”,新闻里就必须装着受众。为了采写出更好的“接地气”的新闻报道,新闻采编人员就要把握受众心理需求,正确认识服务与的关系,并优化受众阅读体验。 生产新闻产品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资讯。那么,衡量新闻产品是否有价值,受众最有权威性、最有发言权。新闻报道要“接地气”,新闻里就要装着受众。对受众而言,“接地气”就是喜闻乐见、开卷有益,就是反映最广大、最基层、最普通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多报道身边人身边事、积极正面的事、引起共鸣的事,而不是假大空的事、庸俗负面的事、所谓“高大上”的事。对新闻人来说,不断增强受众意识的过程,就是新闻报道更加“接地气”、深入、有效的过程。 受众是信息的终端接收者,宏观上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微观上是具有社会多样性的个体。受众不是有组织的群体,并且具有个性与共性并存的心理特征。研究分析掌握受众心理,才能更好地适应受众、服务受众,真正“接地气”。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群体,受众都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心理特征。 求知心理。人作为社会个体的属性,决定了不能脱离社会,与生俱来就有探求知识、与人交流、融入集体的强烈。受众之所以要接收信息,就是满足求知欲的外在表现,渴望了解应知、未知、欲知的内容。这就决定了受众希望接收的信息,一定是新鲜的、以前不了解的、有知识含量的;反之,陈旧的、司空见惯的新闻产品,一定会被受众所抛弃。 好奇心理。新闻界有句话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姑且不论这种单纯猎奇的新闻观曲直,但抓住了新闻要“新”“奇”的本质,以及受众好奇心这一人类的天性。受众接收信息,追求新奇刺激,是正常心理反应。试想,谁会对屡见不鲜的事物感兴趣呢?新闻人在采制新闻产品时,必须求新求异,拟制的标题尽可能眼球,报道的事实尽可能鲜为人知,使用的语言尽可能生动传神,这样才能让受众欲罢不能。当然,满足受众好奇心,并不是单纯低俗猎奇,而是在正能量时追求出新出彩。 受益心理。受众往往更关注与自身相关的信息,希望从中得到某个方面利益、或享受。这就要求新闻产品尽可能贴近受众,想普通大众之所想,急普通大众之所急,关注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需求。近年来不断升温的服务性报道,不断努力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深受受众欢迎。正因为如此,微信朋友圈里一些保健常识、亲历游记、食品安全方面的文章,由于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广为流传。 怀疑心理。或者叫心理,是指受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产生与者愿望相反态度的一种倾向。受众接收信息,有质疑内容、观点对错,甚至猜想新闻幕后的,而新闻人或则无法对每个受众进行解释说明。这就要求采制、刊播的新闻产品,必须事实准确、观点正确、逻辑严密、符规,不能让人鸡蛋里挑出骨头。即使是正面报道,也要防止过高过满以至让受众感觉不可信,有时还要反过来想一想,看是否经得起反推。比如,一篇来稿报道某部领导下基层,发现一个边防连官兵洗澡难,一周内就给解决了,乍一看是为基层动真情办实事,但反过来一想,简单的洗澡问题多年没解决,竟然成了老,说明了什么? 从众心理。是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接收信息时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对表”倾向。这既说明大多数人对同一问题的认识是相近的,也反映出受众随大流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因此,在采制新闻产品的过程中,应对大多数受众的反应作出预判,防止在信息过程中被炒作或负面解读,甚至成为被的靶子。 新闻人与受众是信息链条的两个重要支点,谁是中心虽然未有,单从流程来讲,新闻人居于主动的,负有信息的职责,而能否有效,取决于受众是否接受的事实、观点。新闻人只有把服务受众与有效一致起来,才能使新闻产品为受众所接受,增强力和生命力。从指导思想层面来说,新闻人增强受众意识,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性与可读性。新闻工作者必须讲党性,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确保正确的导向,始终主旋律、正能量。可读性是新闻人的业务追求,是有效的必然要求。性是原则,可读性是,二者并行不悖,关键是化空洞为潜移默化,变高高在上为平等交流,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群众结合起来,善于挖掘大政方针与大活的内在联系,使主旋律报道尽可能贴近群活,找准典型人物与普通群众的情感共鸣点,实现思想性、性、指导性与可读性的统一。 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新闻工作者负有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引领社会的重要职责,必须对上负责。同时,要实现有效,必须对受众负责。这就要求新闻人必须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起来,切实认清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从来都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从宏观着眼,从微观落笔,找准国家政策与群活的交汇点。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心中有大局、笔下有群众,有效防止单纯追求满意的倾向,自觉远离那种“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老百姓说话”的思维。 正面宣传为主与反映群众呼声。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必须牢固,但这并不意味放弃监督。反映群众呼声,不仅是吸引受众的需要,更是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公平的需要。不能将监督、反映群众呼声与专门面混为一谈。正确反映群众呼声,是针对老问题、不良现象、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善于提出问题、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为社会和谐稳定鼓与呼。在正面宣传为主的前提下,积极关注群众切身利益,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推动和改进工作上,体现责任与担当。当然,开展监督必须有所选择,做到事实准确、客观,经得起检验,始终把社会效果放在第一位。 引导与适应受众。引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和新闻人的重要职责。只有掌握受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强化认同感、公信力和权威性,引导才能有的放矢。新闻人应加强舆情分析,创新引导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手段,善于因势利导,加强交流互动,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数字说话,使受众从中受到积极正面的教育和影响。特别是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应主动发声、善于发声,进一步扩大主流的影响力,形成强势。 新闻前辈邹韬奋竭诚为读者服务,提出“记者下笔之时,要处处为读者着想”“做读者的知心朋友”。反观当前,我们的对受众的关注和尊重程度尚存提升空间。比如,在报道选题上,唯上多,唯下少;在内容安排上,大而化之多,深耕细作少;在新闻形式上,按“套”出牌多,创新出彩少;在监督上,唱赞歌写表扬稿多,调查研究热点、难点、问题少。强化受众意识,应当把受众关注的问题作为报道主体,从选题角度、内容观点、语言风格等方面,优化受众阅读体验。 站在受众的角度审视选题。近年来,全国新闻界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和“走转改”活动,大力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主流在“接地气”方面面貌一新。但是,“走转改”“三贴近”和“接地气”没有止境,永远在上。新闻人要从自觉增强受众意识做起,把从受众的视角审视选题作为一种习惯,确定选题之前先问问自己:这是否反映了基层群众,是否紧跟热点、剖析难点,是否是受众关心的话题?这样过一遍筛子,就会过滤掉假大空的选题,受众喜闻乐见的更多选题就会进入视野。 使用受众的语言进行表达。在“碎片化”“快餐式”阅读的今天,提倡群众语言,短、实、新、活的语言风格,事关力、影响力。有人曾给个别新闻画像:标题就像口号,照搬文件,大而空、长而虚;语言就像文件,材料化、公文化;语气就像,官话、套话、大话。这样的新闻,受众不买账,效果等于零。新闻语言应远离材料体、讲话体,充分考虑受众思维和语言习惯,力求通俗朴实、简洁明快、言之有物,把深邃理论、重大政策、高深科技为通俗易懂的语言,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群众听得懂的道理。 适应受众的心理平等交流。随着新特别是自蓬勃发展,受众不再是只能被动接收传统的信息,而是对关心关注的内容积极参与,反之则直接屏蔽。传统在的表现形式上,必须摒弃高高在上、发号施令、指手划脚、板着面孔的方式,多一点娓娓谈心、平等交流、潜移默化。那种“俯视”受众、式的,不要说走不进受众的心,连受众的视线都无法进入。传统与受众互动方面,虽然不如新直接,但也大有可为。比如,开设与受众互动的专版专栏,积极主动报道受众普遍关注的话题,定期开展读者调查,有针对性地改进新闻报道,等等。把受众作为平等交流的对象,也就找到了打开受众心灵之门的钥匙。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