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服务支持 > 正文

Suce Pro 3深度体验:一款还算不错的超极本仅此而已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16-7-18 15:12:10 人气: 标签:不支持此窗口

  自两年前问世以来,作为微软的第一款重量级硬件、旨在融合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体验的Suce系列就一直被微软视为核心产品;正式上市后,尽管备受关注,微软也在去年发布了第二代产品,但它却始终无法获得市场认可,还给微软带来了严重的亏损。

  今年5月,Suce Pro 3发布,一系列的升级让依旧在关注PC类设备的用户十分期待。微软希望用它提振沉寂已久的PC市场,并阻击苹果的MacBook Air系列,甚至祭出了拿旧MacBook Air折价购买Suce Pro 3的促销活动。6月20日,这款产品在美国上市,位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旁的微软零售商店迎来了许多前来体验它的用户。

  作为曾经的资深“Suce粉”,我曾在2012年的首发式上入手第一代Suce RT,但很快对其由惊喜转为失望,最终在半年之后将其转手。不过我仍对这个系列的产品保持着期待,这次又在第一时间入手了Suce Pro 3(999.99美元版本,另购129.99美元的Type Cover,税后总价1230美元)。

  在过去两周的体验中,这款设备让我明显感觉到了微软在硬件设计方面的进步,但一些细节上仍无法完全令我满意;而在系统和软件上,Windows 8.1 Update 1的Modern界面虽又有不少改进,但作为平板操作系统依旧孱弱,使得Suce Pro 3仍旧更适合作为一款传统笔记本来使用。

  从参数上来看,Suce Pro 3相比前两代最显著的改进是在尺寸上:屏幕从10.6英寸增加到了12英寸,相应的,整个设备的长和宽都有所增加——从上一代的27.5厘米x17.3厘米增加到了29.2厘米x20.1厘米,与11寸MacBook Air的30厘米x19.2厘米基本相当。

  更大的屏幕通常意味着设备会更厚重,但Suce Pro 3却相反:相比前两代,它更加轻薄了。

  由于Suce的边缘采用直角设计,相比iPad的弧线边缘让人在手握时会感觉更厚,因此前两代Suce Pro超过13毫米的厚度被认为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一代的厚度降低到了9.14毫米,尽管相比iPad Air仍有一定差距,但实际握持时已可以接受,即便加上Type Cover也不会显得很厚,这对于整体体验的提升远大于长与宽的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

  除了薄,Suce Pro 3还变得更轻了——机身从上一代的907克降低到了800克,加上Type Cover后也仅有1.1千克,与1.08千克的11寸MacBook Air已十分接近,相比13寸的1.35千克则有较大优势。在实际携带时,无论是作为平板电脑手持,还是作为超极本放在包中,它的便携性都可谓上佳。

  在经历了三代的演化后,Suce Pro终于拥有了相对合适的尺寸和重量,可以说微软在这方面的试错已基本完成。

  对于Suce Pro这样强调便携性的设备来说,性能从来不是它的瓶颈,即使最低配的i3处理器+4GB内存也足以满足用户对于Windows平板和轻薄超极本的需求;实际体验中,我所购买的搭载i5-4300U处理器的版本也没有遇到性能不足的情况。

  硬盘方面,我购买的128GB版本实际可使用空间为97GB,应付日常的文档、图片处理已基本足够。如果购买64GB的版本,剩余30GB左右的硬盘空间可能会影响用户的使用;在MacBook Air取消了64GB版本的情况下,系统占用空间更多的Suce Pro却仍出售这个版本,值得商榷。

  屏幕方面,Suce Pro 3延续了前作的良好表现,调制中等亮度也有十分不错的显示效果。由于增尺寸的增加,这一代的分辨率从前作1920 x 1080提升到了2160 x 1440,理论上说会有清晰度更高,但实际上却带了一些问题:传统桌面模式下的很多应用边缘不够锐利、有较明显的重影效果;而一些不支持自适应大小的窗口则会出在Suce Pro 3上变成“微缩”形态,例如Dropbox的登陆界面。

  Suce Pro 3拍照样张[/caption]

  散热和续航也是过去两代Suce Pro遭到诟病的问题。或许是厚度有所缩减的原因,新一代的产品在散热方面处理得依旧不好,例如运行《狂野飙车8》半分钟以后,其背面靠近Windows 标志的一侧的温度显著升高,对使用产生影响。在安装更新时,也偶尔会听到风扇发出的非常明显的噪音。

  在续航方面,Suce Pro 3则有了明显的改善。实测中,在中等屏幕亮度、打开蓝牙与WiFi、连接Type Cover的情况下持续运行Firefox、Photoshop、印象笔记等软件进行上网、图片编辑、文档处理等操作,一小时的耗电量接近20%左右,据此推测整体使用时间超过5小时,相比上一代又有提升,与11寸MacBook Air的实际续航水平接近,但相比13寸MacBook Air仍有一定差距。

  Suce的两款键盘外壳Touch Cover和Type Cover问世时曾是这款设别最大的亮点之一,不过此前微软主推的Touch Cover由于没有键程,输入效率低下,实际反响并不好。这次微软并没有为Suce Pro 3推出相应的Touch Cover,却推出了五种不同颜色的Type Cover。

  与前两代仅通过磁性借口吸附在机身侧面不同,新一代的Type Cover除磁性接口外,在靠近接口的一端还有一小段可折叠并吸附在机身正面的部分。可别小看这个细节上的改进,它使得Type Cover不再是水平地贴在平面上,而是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空间,更加稳定,进而可以在一些软平面上工作。此前几代的Suce和Suce Pro由于与Type Cover之间的连接并不牢固,放在腿上便无法正常输入;或许也因此,微软在称呼Suce时只使用“笔记本电脑”(notebook)而不是英语中更常用的“膝上电脑”(laptop);而如今,解决了这一问题的Suce Pro 3终于可以正式归入膝上电脑一族了。

  对于需要在许多不同下工作的我来说,放在腿上能正常输入很重要,我终于可以用它在没有桌子的会场做记录、写稿了。不过这并不够,因为我有时会躺在床上写稿,而Suce Pro 3却仍无法适应这个使用场景。在作为笔记本模式使用时,它只是靠背面的可展开支架将其支撑起来,无法调整屏幕的倾斜角度;如果放在腿上,这个倾斜角度勉强可以接受,但放在床上,这个角度就没法用了。当然,购买一个床上电脑桌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大多数可变形或可分离的超极本都并不存在这个问题,Suce在设计上仍有改进的空间。

  在实际使用中,新一代Type Cover的键盘手感不错,不过触摸板有时会出现左右键,不知微软是否能通过补丁修复这个问题。此外,与前作一样,这一代的Suce Pro依旧保留了触控笔,测试过程中反应灵敏,不过我还没有找到需要使用它的场景。

  Suce Pro 3搭载的是微软最新的Windows 8.1 Update 1系统,其特性在刚发布时已有很多文章介绍,这里不再赘述了,只介绍我是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显著的变化与问题。

  Windows 8.1和Update 1都重点优化了传统桌面模式的体验,因此在这个模式下,除了没有传统的开始菜单,它与Windows 7的体验已基本一致。不过Windows 8和8.1中的一些小bug在最新的Update 1中仍没有得到解决。例如使用中文输入法在Modern界面表现较好,但回到传统桌面上时,输入时选字菜单会不停闪动,十分晃眼,而且每隔一段时间会出现莫名其妙的卡顿现象,只有重启系统才能解决;第三方中文输入不存在这些问题。

  为平板模式优化的Modern界面下,相比Windows 8问世之初,如影应用商店内的应用已经丰富了不少,例如Facebook、Flipboard的应用以及Gameloft的《Minion Rush》、《狂野飙车8》等知名游戏都出现在了应用商店中;拥有世界杯地区独家转播权的央视也专门开发了Windows 8版的CCTV 5的应用。

  不过相比Android和iOS,Windows 8的应用商店在应用数量上仍旧明显欠缺,而Evernote、QQ、微博等主流应用的Windows 8版相比iOS和Android版本也仍属于“残次品”,功能上有大幅缩水。此外,Modern界面下自带的邮件、日历、人脉等应用从去年起就无法同步Google账户,目前这个问题仍未解决;对于像我一样依赖Google服务、再困难都要翻墙上Google的用户来说,这常不便的。

  当然,系统和软件的问题都是Windows 8整个生态下的问题,并非Suce所独有;不过作为微软自己的产品,Suce因这些问题而受到的负面影响要更胜于给OEM厂商的产品

  尽管微软在官网上将Suce Pro 3与13寸的MacBook Air放在一起对比,但从尺寸、重量、售价等方面,这款设备的真正对手是11寸的MacBook Air。相比后者,Suce Pro 3屏幕更大、支持触屏,重量、厚度、续航、性价比上也不输对手;不过在散热和放在软平面使用等方面,MacBook Air仍旧表现更好。在这二者之间,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做选择,不过拿MacBook Air折价650美元换Suce Pro 3似乎不太划算。

  Suce Pro 3是一款还算不错的超极本,但也就仅此而已了。在同一价位上,除Suce外,许多OEM厂商的变形超极本也有着非常不错的体验;如果一定要选择Windows超极本,不妨做更多比较,如果像我一样需要在床上使用笔记本电脑,其他品牌的超极本或许是更合适的选择。

  至于单纯想买平板的用户,还是不要考虑它了——如果微软真的对它在平板市场上的表现充满信心,大概就不会推出Office for iPad了。

  “硅谷锋向标”(guigufxb),雷锋网(搜索“雷锋网”号关注)硅谷新闻中心出品,关注硅谷动向的科技人士不可不看的前沿资讯平台。请通过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

推荐: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