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相关知识 > 正文

商务部谈对外贸易、服务贸易和加工贸易等有关问题(组图)

作者:habao 来源: 日期:2021-4-13 15:01:04 人气: 标签:外贸相关知识

  6月13日,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张夏令、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吕继坚、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周若军做客中国网络。

  为了加强中央政策措施的解读,回应广大网友关心的热点问题,近期,国家互联网信息办会同有关部门集中开展“2012部委网上系列”。6月13日上午,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张夏令、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吕继坚、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周若军做客中国网络演播室,分别就对外贸易、服务贸易和加工贸易等有关问题与网友进行在线年前五个月对外贸易情况

  张夏令做客中国网络时透露,根据海关统计,1-5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5108.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7%。其中,出口7744亿美元,同比增长8.7%;进口7364.9亿美元,同比增长6.7%;累计贸易顺差男人冬泳 打一食品为379.1亿美元。5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435.8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出口1811亿美元,增长15.3%;进口1624.4亿美元,增长12.7%。

  一是单月进出口增速波动较大,且呈下行态势。1-5月进出口总值增长7.7%。但单月进出口总值增速分别为-7.7%、29.5%、7.1%、2.7%和14.1%。

  二是一般贸易出口平稳增长,加工贸易出口增速回落。1-5月,一般贸易进出口8015.7亿美元,增长8.8%。其中出口3718.3亿美元,增长9.8%;进口4297.4亿美元,增长8%。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5302.3亿美元,增长4.4%。其中出口3404.4亿美元,增长6.3%;进口1897.9亿美元,增长1.3%。

  三是与新兴市场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传统市场增长不平衡。1-5月,我国与俄罗斯和巴西双边贸易额分别为363亿和332.3亿美元,增长24.4%和10.9%。与东盟双边贸易额为1537.4亿美元,增长9.2%。与美国双边贸易额为1900亿美元,增长12%。与欧盟双边贸易额为2208.2亿美元,增长1.3%。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1347.1亿美元,增长0.4%。

  四是部地区呈良好上升态势,东部地区增速持续减缓。1-5月,和河南省的出口增速分别为2.3倍和1.1倍,四川省、江西省和广西自治区出口增速分别为78.7%、57.2%和22.7%。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出口额分别为1229.9、858.9和824.9亿美元,分别增长2%、5.3%和3.1%。山东出口492.2亿美元,下降0.5%。福建和出口额分别为357.9、227.8亿美元,分别增长9.3%、4.8%。五是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平稳,大进口商品价格明显下降。1-5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4478.8亿美元,增长9.9%,较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高1.2个百分点,占同期出口总值的57.8%。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1794.6亿美元,增长6.7%;机械设备出口1485亿美元,增长12.1%。同期,服装出口525.7亿美元,增长2.5%;纺织品出口380.7亿美元,增长1.4%;鞋类出口164.2亿美元,增长8.5%。1-5月,我国铁矿砂进口3.1亿吨,增加9%,进口均价为每吨138.4美元,下跌13.9%;大豆进口2343万吨,增加20.7%,进口均价为每吨544.7美元,下跌5.7%。此外,机电产品进口297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从1-5月海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发展将面临复杂和严峻的挑战,完成今年10%的增长目标任务艰巨,光荣。”张夏令表示,从应该看到,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商务部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调整进出口结构、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着力开拓新兴市场、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加强东部地区与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规范进口经营秩序、争取进口大商品价格话语权等工作正在取得成效,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稳定增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现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欧盟至今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针对网友关于“欧债危机对我国外贸是否有影响”的问题,张夏令表示,欧债危机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是有影响的。

  张夏令介绍,2010年5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经过半年左右的传导,中欧贸易自2011年开始受到影响,主要表现为我对欧出口增速下滑。2010年我对欧出口增长31.8%,比我整体出口增速高0.5个百分点,2011年我对欧出口增长14.4%,比我整体出口增速低5.9个百分点,2012年1-4月我对欧出口下降2.0%,比我整体出口增速低8.9个百分点。

  目前,欧盟已成为我第一大出口市场,我对欧盟出口占整个出口的比重接近20%。张夏令指出,随着近期欧债危机的持续恶化和升级,欧元区经济复苏更具不确定性。这将对欧盟从中国进口的需求产生重大影响,我对欧盟出口将面临较大的压力。

  “为克服欧债危机对我出口的不利影响,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巩固欧美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积极培育周边市场,促进我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增长。”张夏令说。

  根据海关统计,今年前5个月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5302.3亿美元,同比增长4.4%,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35.1%,低于同期全国外贸增长3.3个百分点。其中,加工贸易出口3404.4亿美元,增长6.3%,占同期出口额的44%,低于全国外贸出口增速2.4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口1897.9亿美元,同比增长1.3%,占同期进口额的25.8%,低于全国外贸进口增速5.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加工贸易增速确实偏低。”周若军说,“从加工贸易的特点看,其出口最终市场主要在美、欧。当前欧美需求不振,是加工贸易出口增速偏低的主要原因。我们知道,一般贸易进口更多用于满足国内需求,而加工贸易进口则主要用于加工后出口,满足外部需求。出口不振,当然会影响以出口为目标的进口。”

  周若军表示,近年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及各地方积极出台政策,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支持企业由单纯面向国际市场转向国内、国际市场并重。2011年,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文件。她相信,有关政策举措对提振企业信心、促进企业增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具有积极意义。

  当前,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强劲。吕继坚做客中国网络时,介绍了“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吕继坚介绍,目前,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70%,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比重达到80%左右;服务出口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达到20%,而且还在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日渐成为世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提高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手段。

  一是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05年的1571亿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4191亿美元,年均增长18.3%,高于货物贸易年均增长2.3个百分点,高于世界服务贸易年均增长近10个百分点,全球占比从3.2%增长到5.2%。

  二是国际地位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的世界排名基本保持每年上升一位的发展速度,2011年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量世界排名第四位,服务出口和服务进口分别位居世界第四和第三位。

  三是贸易结构逐步优化。“十一五”时期以来,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咨询等高附加值新兴服务贸易快速起步,竞争优势不断提升,这一部分的进出口总额从2005年的152.7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646亿美元,年均增长27.2%,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从9.7%上升到15.4%;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稳步发展,规模优势继续巩固,这一部分的进出口总额从2005年的991.4亿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2555.2亿美元,年均增长17.1%。

  “虽然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速度较快、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由于起点低、底子薄,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比差距较大,国际竞争力仍然较弱。”吕继坚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偏低。与我国自己的货物贸易相比发展水平较低。2011年我国服务进出口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之比为10.3%,低于同期18%的世界平均水平;从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来看,水平也较低,2011年该比值仅为5.2%。同期,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则为20%。

  第二,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较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不平衡:一是服务出口和服务进口发展不平衡。我国服务贸易一段时期以来处于逆差状态,2011年逆差额为549.2亿美元。逆差行业主要集中在运输服务、旅游和保险服务以及专有使用和特许费等领域,反映了国内经济和货物贸易发展所产生的国际航运、货运保险、先进技术等方面的竞争力不强。

  二是服务贸易行业结构不平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在服务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仍然偏低,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仍占据我国服务贸易的主导地位。

  三是重点服务贸易行业内部结构不平衡。以技术贸易为例,存在的主要结构性问题包括:技术引进方式仍较集中,仍以专有技术许可或转让、技术咨询与技术服务等方式为主;技术进口来源地仍较集中,欧盟、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仍是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地;技术引进的地区较集中,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技术出口领域较集中,主要是软件出口。四是服务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运输、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和广告宣传等领域较内陆地区具有明显优势,目前是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地区。2011年,90%的服务贸易集中在东部11个省份,其中、上海和广东合计占65%。

  五是服务贸易国际市场结构不平衡。我国服务进出口主要集中于中国、欧盟、美国、日本、东盟等国家(地区)。其中,中国一直是内地最大的服务出口目的地、进口来源地和顺差来源地,双边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四分之一。2011年,与中国、欧盟、东盟、美国、日本等国家(地区)的服务贸易额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64%。

  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服务贸易居前20名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英国、日本、法国等国的服务进出口额约占各自国家进出口总额的20%左右。吕继坚指出,“服务立国”是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领域,大都采取了较为积极的促进措施,通过金融、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全力支持本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国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借鉴发达国家服务贸易的发展经验及政策选择,为我所用,可以使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获得更多助力。”吕继坚表示,借鉴他国和地区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的考虑:

  首先,高度重视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建设。服务贸易公共信息服务和交易平台,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京交会)作为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载体。2012年5月28日-6月1日,首届京交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这是世界第一个专门为服务贸易搭建的综合性国际展会。

  京交会主要呈现以下三大特点:一是参会层次高、领域广。京交会的创办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高度重视,总理亲自出席京交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李克强、、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或亲临展会,或会见了有关国家、部长和国际组织负责人。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部长及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了首届京交会。其中包括境外副部级以上嘉宾17位,国际行业组织负责人14位。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和经合组织是京交会永久支持单位,教育部等16个中央单位是京交会支持单位。全国31个省市区和新疆建设兵团组团参会。二是交易洽谈成效显著。首届京交会共有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举办论坛、洽谈等活动130余场,累计到会观众超过10万人次,发布权威行业报告10项,签订项目458个,成交601.1亿美元,其中国际服务贸易交易额112亿美元。三是国内外影响力初步。首届京交会重点展示了信息通信等领域的技术和,展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服务贸易企业的崭新风貌,国内外服务业界对京交会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正如国务院总理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正处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发展面临历史性的机遇,即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京交会应运而生,承载着支撑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的历史,是中国扩大对外、推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其次,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研究出台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今年初,商务部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共同发布了《关于“十二五”期间金融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建立协调领导机制、加强信息共享,通过金融手段,着力支持《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30个重点发展的服务贸易领域:巩固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领域;培育符合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新兴领域;支持引领服务贸易发展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创新性强、辐射带动作用较大的重点领域。我们正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研究相关政策措施,一俟时机成熟就会下发相关文件,也请有关服务贸易企业多加关注。

  下一步,商务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服务贸易税收、服务贸易便利化等相关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又好又快发展。此外,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跨部门联系机制、部省(市、区)协调机制和服务贸易统计体系。与此同时,我们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行业协会来自企业、服务于企业,了解企业也贴近企业,工作效率高,针对性强,这是行业协会的优势。2007年我们成立了服务贸易协会。我们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为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稳定和完善出口政策,支持企业积极开拓市场,促进外贸稳定增长。张夏令透露,这主要透露了以下三个信息:

  第一个信息是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外贸易和投资、消费一起构成中国经济三大引擎。1978年至2011年,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约20%。在今年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发展,决不能忽视外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必要性来看:稳定外贸增长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目前,外贸直接带动的就业人口超过8000万人,其中60%来自农村。2011年,海关征收的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合计超过1.6万亿人民币。同时,稳定外贸增长是消化国内产能的需要。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国22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纺织品、服装、鞋、玩具、电视、冰箱、空调、手机、电脑等170多种产品出口世界第一。其中,纺织服装对国际市场的出口依存度为30%以上,电视为53%,冰箱为38%,空调为32%,手机为77%,电脑为79%。再次,稳定外贸增长是提升我国竞争力的需要。和平时期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和产品之间的竞争。我们只有走出国门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才能学习到别人的先进经验,才能紧跟世界市场的最新动态,才能促使我们不断取得新发展。最后,稳定外贸增长是有空间的。2011年,我国出口占世界市场的份额达到10.4%。从国际比较看,美国、国际市场份额最高时分别达到16.8%和12.3%。今天的全球化发展程度远远高于美、德当时的时代水平。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贸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个信息是要加大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促进我国外贸区域的协调发展。今年2月召开的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上,商务部提出了优化外贸国际市场布局和国内区域布局,这是今年外贸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商务部将采取以下措施稳定外贸增长:一是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就是要稳定传统市场规模,提高出口商品质量。以培育竞争新优势为出发点,选择部分重点发展中国家,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扩大新兴市场的规模。2011年,我国与发达国家双边贸易增长18.3%,与发展中国家双边贸易增长27.0%,比发达国家快8.7个百分点。据IMF预测,2012年,美欧日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2.1%、-0.3%和2%,而印度、印尼等国增速在6%以上,巴西等国也在3%以上。因此,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双边贸易发展潜力很大。二是优化国内区域布局。就是要稳定东部沿海地区外贸规模,提升外贸发展水平。以内生增长能力建设为出发点,重点发展沿边省区和近年来发展潜力巨大、成效显著的部地区,加快部地区外贸发展,扩大部外贸规模。部地区近年外贸发展势头迅猛,2011年部地区外贸增长42.0%,比东部地区快21.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毗邻中亚市场和东南亚、南亚市场,双边贸易发展潜力很大。

  第三个信息是要为外贸发展构建和谐的政策。商务部正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要求,牢牢把握今年经济工作中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降低外贸企业负担,保持外贸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断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妥善应对贸易摩擦,为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

  为开拓国外市场,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在国外建立营销网络。对此,张夏令表示,开拓新兴市场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外贸的主要任务之一。商务部高度重视新兴市场开拓工作,按照政策引导、市场主导、协调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中国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提高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张夏令谈到,2011年12月,商务部在举办了“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与交易平台、营销网络建设”,国务院有关部门、各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行业中介组织、部分境外营销中心和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会议对积极引导企业深度开拓新兴市场建立营销网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综合考虑资源储量、人口规模、市场份额、战略地位等因素底基础上,张夏令表示,商务部首先选择非洲国家市场进行重点开拓,自2012年起,将定期在非洲举办中国品牌商品非洲展。首届中国品牌商品非洲展将由商务部会同江苏省人民、浙江省人民和广东省人民于2012年7月1-5日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举办。江苏、浙江、广东、上海等8个省市、自治区的110家国内企业届时参展,其中知名品牌企业约占30%。展会设立四大展区,分别是机械、车辆及电力设备展区;家电、电子通信、太阳能及相关产品展区;日用消费品展区;五金建材、化工、医疗及综合产品展区。展出商品1000余种。展会期间还将举办中非企业对接洽谈会。希望通过中国品牌非洲展以及中非企业对接洽谈会等渠道,积极引导和推动国内企业深度开拓非洲新兴市场。

  “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采取措施引导企业深度开拓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新兴市场,加快营销网络建设,培养壮大我跨国企业。”张夏令说。

  商务部自去年以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十二五”规划。张夏令谈到,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快外贸结构调整,促进进出口贸易平衡,商务部制定了《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网友可以通过商务部的网站,查看该规划和规划的解读版。

  一是稳增长促平衡取得实质进展。进出口平稳增长,总额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15年达到约4.8万亿美元。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

  二是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进出口年均增长10%左右,总额到2015年达到2.5万亿美元左右。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附加值进一步提高。自有品牌和知识产权产品、大型成套设备出口比重显著提高。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国内短缺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进口比重进一步提高。消费品进口适度扩大。

  三是发展空间布局更加完善。在巩固欧、美、日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着力扩大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等新兴市场的贸易规模。到2015年,与新兴市场的贸易占全国外贸比重力争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达到58%。东部地区外贸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部地区加快发展,到2015年,部地区占全国外贸比重力争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15%。

  四是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加快形成,贸易渠道控制力明显增强。在优势产业中形成一批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跨国企业。

  中,张夏令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外贸的主要任务有六点:一是稳定外贸增长。要提高对稳定外需的认识,不断改善外贸发展,培育外贸新竞争优势。二是调整贸易结构。优化出口产业和商品结构;优化经营主体结构,做强大企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优化贸易方式结构,做强一般贸易,逐步扩大一般贸易比重,提升加工贸易。三是促进贸易平衡。要进一步扩大进口规模,增强进口的主动权,不断完善进口的促进体系。四是优化空间布局,即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和国内区域布局。五是推进、平台和网络建设。要培育一批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培育一批外贸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一批外贸与内贸相结合的重点专业市场,打造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境内外国际经贸展会等国际商务平台。同时,选择一批境外展示营销中心,着力完善贸易促进和终端市场营销功能,深度开拓国际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六是推动“走出去”带动贸易。推动“走出去”带动进出口,不断提高中国“走出去”企业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从国际看,一是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主要经济体受债务危机困扰,经济持续低迷,需求相对疲软,一段时期内世界经济难以恢复快速增长。二是贸易主义抬头。多哈回合谈判久拖不决,主要大国将精力转向区域贸易安排,自顾倾向增强,国际贸易摩擦进入高发期。针对我国的“两反一保”案件数量和涉案金额居高不下,各种技术性壁垒层出不穷。三是主要货币汇率和大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国际货币体系处于变动调整之中,主要经济体走势不稳,汇率大幅波动;国际地缘动荡,市场缺乏稳定供应预期,大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四是我与不同类型国家的竞争加剧。随着我产业升级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我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开始正面竞争,与发展中国家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加剧。

  从国内看,一是经营成本进入全面上升期。受人口结构变化、需求快速增长、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趋严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劳动力、原材料、能源、土地、等要素面临成本上升和供应趋紧的双重压力。二是外贸结构调整难度加大。面临成本优势不断减弱、外需增长放缓的形势,大量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资金、技术、人才积累,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处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两难境地。三是外贸企业创新能力和意愿与发达国家企业差距明显。我国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低端环节,大部分外贸企业在技术创新、标准制订、营销网络和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与贸易强国企业还有较大差距。企业培育自有知识产权的意识和积极性有待提高。

  “面临当前诸多挑战,我们将围绕”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任务要求开展工作,努力保持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张夏令说。

  三十多年来,我国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推动力量,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具体而言,在促进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及密切内地与台港澳经贸关系等方面都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周若军说。

  2011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超过1.3万亿美元(1305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7%,提供了超过4000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周若军表示,实践证明,加工贸易符合我国国情,仍将是我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周若军说。

  近年来,商务部按照、国务院部署,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2011年,商务部会同发展委等6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周若军指出,这是现阶段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指导思想,提出要按照“稳定预期、完善政策、分类指导、提高质量、协调发展”的方针,努力提高加工贸易整体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企业收益,实现加工贸易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指导意见》同时还明确了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具体目标是要逐步实现加工贸易向五个方向转变:一是产品加工由低端向高端转变。二是产业链由短向长转变。三是经营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就是促进内外资企业共同发展。四是区域由东部主导向东部协调发展转变。五是增量由区外为主向海关特殊监管区内为主转变。

  周若军谈到,一年多以来,商务部还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海关总署,在苏州、东莞开展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在广东建设珠江三角洲转型升级示范区,在试点、示范地区培育和认定58家转型升级示范企业。为切实抓好试点、示范工作,上述三部门先后下发指导文件,明确转型升级试点示范的原则、目标和政策措施,鼓励相关省市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探索新形势下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新子。

  中,周若军对近年加工贸易情况进行了回顾。通过各级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程加快,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为:

  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从过去的简单加工向深加工配套深化。按照单位出口拉动计算,加工贸易国内配套、增值率从2000年的32.7%提高到2011年的43.8%。

  生产模式进一步优化,由单纯的代加工向代设计、代加工一体化和培育自主品牌转换。珠三角地区加工贸易企业ODM和OBM混合生产出口比例达到40%。

  经营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民营企业发展更为迅速。今年前5个月民营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615亿美元,同比增长21.9%,高出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7.5个百分点,在全国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也上升到11.6%。

  区域布局向均衡化发展,部地区占比不断提升。今年前4个月部地区加工贸易进出口353.6亿美元,同比增长77.3%,而同期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增幅是3.3%。部地区加工贸易占全国比重由2006年的2.5%提高到当前的8.6%。

  周若军表示,“十二五”期间,商务部将继续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相关工作主要包括:完善加工贸易政策体系,保持加工贸易政策基本稳定;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示范区为先导,完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支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建设,推动加工贸易向部地区的有序转移,优化加工贸易区域布局;完善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继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总之,要引导和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延长国内产业链,并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创建自主品牌,不断推进自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针对中国服务贸易虽取得显著成绩,但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的情况。吕继坚表示,2011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4191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其中出口居世界第四,进口居世界第三,这是个来之不易的成绩。但从产业基础来看,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经济总量大多在70%左右,中国服务业占国内经济总量只有43%,可见与之相关的中国服务贸易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吕继坚介绍《服务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我们的发展目标是:

  一是稳步扩大规模。2015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6000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11%;服务贸易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和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稳步提高,进出口平衡增长;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调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二是不断优化结构。提高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文化、咨询等智力密集、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现代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出口总额的比重,2015年占比超过45%。继续保持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运输、旅游、分销等服务出口发展速度。

  三是逐步提升对外水平。逐步扩大服务业和服务贸易领域对外,扩大通信、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商业存在规模,提升服务经营水平,带动、培育和壮大国内相关产业。

  四是着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在继续扩大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运输、旅游、通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文化、咨询、分销、研发等行业服务出口规模的同时,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重点企业,打造“中国服务”。推动境外商业存在明显增加,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资质和品牌的服务外包企业,逐步提升国际市场开拓能力。

  五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根据各地产业基础和区域特色,科学合理规划,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自发展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同时,发挥服务贸易发展较快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构建充满活力、各具特色、区域协调的服务贸易发展格局。

  中,吕继坚表示,当前中国服务贸易面临的形势复杂,机遇和挑战并存。面临的主要的机遇是:从国际上看,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经济体系加速和全球治理结构深度调整,促使世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区域金融合作进程深入发展,以服务业跨国转移和要素重组为主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加速,为我国服务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

  从国内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物质技术和产业基础日益雄厚,社会总体和谐稳定,制度不断完善,为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较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实行更加主动的战略,金融、物流、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将逐步,服务业的国际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运输、旅游、建筑等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在国际市场所占份额位居前列,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同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速推进,为服务贸易尤其是生产性服务贸易大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这些均为服务贸易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吕继坚谈到,面临的主要的挑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国际不容乐观。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对服务需求增势减弱,需求不振进一步加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而发达国家在高端服务贸易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短期内难有改观,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服务贸易,也加剧了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尤其是世界经济发展低迷时期,贸易主义抬头,成为全球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发达国家利用服务贸易无形性和隐蔽性等特点,提高市场准入门槛,阻碍服务贸易的合作与发展。

  “另一方面,我国服务贸易整体水平不高,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偏低,服务贸易在地区和部门之间发展不平衡。服务贸易企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国际营销渠道不畅,在品牌、专利技术等自主知识产权方面缺乏核心竞争力,这些都将是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吕继坚说。来源中国网络)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0
0
0
0
0
0
0
0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